3月31日,一部讲诉的哥故事的德阳微电影《方向盘》正式与广大网友见面,引来众人点赞。据了解,这部时长13分钟的微电影,花费近6万元,由大三学生用了六天拍摄而成。4月1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联系到微电影的主创人员之一,也是“德阳微光公益”组织负责人江环,了解到幕后故事。
《方向盘》故事梗概:老王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收入不多但是家庭和睦快乐。突然遇到妻子生病,又在途中救下倒地女孩被误认为肇事者,与醉酒的无赖乘客打架、遇到来历不明的现金等一系列事接踵而来,让老王简单平凡的生活起了一阵波澜,不过最终又归为平静。而这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生活。
创作初衷:“的哥”身上的闪光点
今年2月6日,微电影《方向盘》在德阳钟鼓楼开机,和其他电影开机一样,也举行了开机仪式,虽然铺着红布的桌案上并未摆放烧乳猪等,但也有香炉、苹果、梨等水果。
说起为何要拍摄的哥的故事?江环称,两年前他们团队就有了想法,出租车司机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中的积极表现,热心帮助他人等行动都让他们十分感动,而且自2013年末,她与朋友们每个周末都会去福利院去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而出租车师傅们每个周末都免费的接送他们,从城市西南到东北,一直鼓励支持着!
“虽然的哥也有被乘客投诉,说他们不好,但是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的闪光点。最重要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出租车停工罢运事件层出不穷,的哥们的生活艰辛和不被很多市民所理解,深深触动了我们这群志愿者们,因此想通过微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的哥”的生活场景、工作内容等。”江环说。
有了这种想法后,江环和她的团队邀请了成都某高校学习影视拍摄的好朋友前来参与微电影拍摄与制作。2014年12月,这群在校大三学生开始创作剧本,通过与德阳众多“的哥”的交谈,了解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的生活状况,最后以一名德阳“的哥”为主角、若干名的哥身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为剧本进行创作。同时,他们还争取到了德阳某公司4万元赞助费用用于拍摄。
收获感动《方向盘》只是一个开始
两个月后,剧本创作完成,并进行了演员招募、试镜等。2月6日,在德阳钟鼓楼举行开机仪式正式开拍。六天后,拍摄结束。时间虽然很短,却也让他们收获了许多感动。
“第一天要拍摄晚上在学校门口的戏,当时已经是10点左右了,天气很冷。”江环说,这时候,有几个阿姨路过,看到摄像机、大摇臂后,问了情况,就立马为剧组烧来了热水。在后来的拍摄中,医院、派出所都给与了很大的帮助。
江环表示,《方向盘》只是出租车司机系列微电影的一个开始,他们还打算拍摄更多出租车题材的微电影。
雷锋车队:把公益进行下去
微电影《方向盘》中的主人公是以一名德阳出租车师傅为原型改编而来。今天,四川新闻网记者联系到了微电影原型谢师傅。得知微电影已经上传到网上,谢师傅表示,一定会去看一看。
“我老婆的病现在还比较稳定,不过昨天出了一点小问题,已经送到医院去了。”谢师傅说,队友得知自己的妻子生病了,立即进行了募捐,非常的感谢他们的帮助。
据了解,谢师傅所属的雷锋车队成立于2013年2月,目前,有24名队员,这次的微电影里面就有他们的身影。而微电影里面的场景,都是出租车师傅们会遇到的情况。
车队的申队长表示,许多出租车师傅的家境都不好,为了多挣钱不得不加班,甚至累坏了身体。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会积极地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中,车队捐款两次,还开车把物品和捐款送到了芦山。社区、公益组织做活动时,出租车师傅还会免费接送人员等等。虽然大家都想努力多挣钱,但是也会把公益活动开展下去。
《大三学生拍微电影《方向盘》讲诉德阳的哥故事》相关参考资料:
讲诉者、方向盘、方向盘背后的信念、方向盘套、方向盘打法口诀、方向盘 女司机、方向盘套 真皮、方向盘锁、保时捷 方向盘问题